查看原文
其他

邵甬:我与平遥的故事

邵甬 中国城市规划 2022-11-01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已走过40个春秋。


4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理念不断提升、力量不断壮大,保护对象不断扩充,保护利用工作经验不断丰富。


40年来,一大批千年名城的守护者,秉承情怀与责任,发挥专业与技术优势,探索出了众多原创性、全局性、可复制、可分享的名城保护实践经验,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


值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之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推出“规话名城”专栏,该专栏为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发起的征集文章,讲述学委会委员们守住变化中“不变”的文化根脉的故事。


本文字数:2615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作者 | 邵  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平遥在1986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我知道平遥到现在也已经快30多年了。这个过程我归纳为三个阶段,我的导师阮仪三教授主导了第一个阶段,而我有幸参与了第二与第三个阶段。可以说我与平遥结缘,首先是因为阮先生,其次是因为这座城的独特魅力。


“以城会友”的佳话


我最早是从阮先生那里了解到平遥,当时先生正在参加平遥古城的世界遗产申报的工作,他会与我谈起平遥古城的价值。1997年,他在淑馨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平遥——保持最完整的中国古城》。书中,先生用大量的文字描述了平遥古城的历史与价值,并且由著名的摄影家马元浩先生拍摄记录了古城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个时候,我自己醉心于江南水乡古镇的研究,虽然人没到过平遥,但是已经十分心向往之。同时也从阮先生的日常讲述以及这本书中了解到1980年代初期“刀下留城”救平遥的过程。


正如罗哲文先生在1991年写就的序中所说“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建设发展,仪三教授曾付出辛勤的血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在平遥古城濒临遭受毁坏的时刻,他及时而有效地挽救了古城”。他与阮先生的“以城会友”的友情以平遥始,继名城而继,已而情笃。


图 作者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阮先生在淑馨出版社出版的《平遥——保持最完整的中国古城》,由罗哲文先生作序


平遥名城二十周年之际的结缘


我因为主持编制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平遥县人民政府邀请我主持编制《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2006年夏天,我终于到了已经如雷贯耳的平遥古城。第一次行走在古城内,还是被现场的壮观的并保存完好的城市景观与文物建筑震撼到了。完整的城墙、市楼、文庙、清虚观等等沉稳地诉说着城市的千百年历史,而大街小巷、深宅大院里又透出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可以说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温暖在这个城市中完美交织。再加上当时的李定武书记、王建忠县长的信任,冀太平局长的大力支持,以及他总是非常擅长的化繁为简的工作方法,让我在平遥找到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很多年以后,每每我在平遥、在其他城市的工作遇到困难,我都会回想起当时的这份感动,并使之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力量。


不过,在现场几天考察中,我很快发现平遥除了遗产保护的资金和技术比较缺乏,当地居民生活条件较差,有些非商业核心区域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好些年轻人没有工作赋闲在家。同时,当地旅游体验度较差,交通情况也不乐观。可以说,虽然平遥古城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已经20年,申遗成功也快10年了,但是人居环境、社会经济等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与发展——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我们制定了非常系统的工作计划,除了编制详尽的世界遗产保护规划外,我们还挨家挨户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的情况,在规划中特别注重民居修缮、就业引导、旅游规划、人居改善等几个方面,目的就是要在遗产保护的同时让老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让平遥古城能够重新焕发生机——我坚持认为,平遥古城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骨架的格局和城墙、文庙、市楼等文物保护单位,还在于其作为血肉的大量的传统民居以及其中容纳的人的生活和承载的厚重文化。如果没有人的保护与发展,古城保护与文化传承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在这个《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古城的性质为:“以文化为核心功能,以旅游为主导产业,以当地居民为主要社会支撑,集文化、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发展目标为:“活着的古城”,“宜居的世界遗产地”。为此,我们还制定了遗产保护、产业发展与人居改善三大策略,并逐一进行了规划用地的调整、控制指标的设定等等规划工作,还与平遥政府一起建立古城管理机制,与全球遗产基金会一起制定民居修缮补助政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编制《平遥古城民居修缮实用导则》,从而努力建构平遥古城保护的法律-规划-管理-政策-技术体系。


名城四十周年的回望


在2006年的规划中,我曾经写到:希望平遥古城内的“生活在院子里绽放”——这在当时似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方面城里的居民纷纷逃离古城,另一方面没有山没有水的高墙深院并未被旅游市场看好。但是如今,修缮过的老院落中,灰砖墙衬托出月季、丝瓜的红与绿。天气晴好时,放几把椅子,烧一壶茶水,在廊下围炉叙话。或者以平缓起翘的院门轮廓线为前景,看云卷云舒,阴晴雨雪,是非常具有中国味道的生活日常。每年红火火火的春节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春联、窗花、热气腾腾的饺子、面条,是身处大城市的人对传统烟火气的念想。废弃的柴油机厂、棉纺织厂则保留了承载着平遥这一代居民集体记忆的厂房与烟囱,内部被改造为平遥电影宫,是每年的摄影节、电影节、雕塑节等活动的时尚主场,也是平遥年轻人看电影,带孩子玩耍的地方。特别让人感动的是那些在外游历学习过的平遥年轻人回到平遥创业,他们或坚守祖辈的手艺,或带着新时代的商业思维,似乎又看到了平遥人的坚韧与创新。


2009年1月,作者与阮仪三先生在平遥古城南大街

2011年11月,作者在平遥县水磨头村向李非中书记汇报


名城制度建立40年,虽然平遥还有很多的问题,基础设施还正在提升改造中,古城内还时常积水,去年还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暴雨,造成城墙局部坍塌,一些民居损坏……但是,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传统城市的宝贵,它们不仅是城市精神的根,文化的脉,也是城市独特的空间肌理与生活范式。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保护老街区、老院落,以及其中浓浓的人情味与烟火气;另一方面需要对其基础设施、防灾减灾,以及舒适性等不断提升,从而使蕴含在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能够延续,并培育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城市文明。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首图为新华社记者 梁生仁拍摄的平遥古城雪景(无人机照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我国名城制度40年,实践守护、续写传承——回顾《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从“活着的古城”读懂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杨保军理事长:名城保护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